【文艺之窗】“世界儒学中心”要来啦!可是你真的了解儒学吗?
据中国人民大学官网消息称,由教育部、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机构牵头组织的“世界儒学中心”正在进一步筹备中,旨在构筑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和学术交流重镇。
关于筹建“世界儒学中心”的提议,早在2018年**两会期间,**政协委员、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就提交了“关于在曲阜打造‘世界儒学中心’的建议”的提案;在今年两会期间,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一次提到:
“如果把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,儒家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主干。要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发展的,就必须知道这棵树的根,才能培根固源。在中国,孔府孔庙其实也是历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家园,而世界儒学中心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地,是大家学习、研讨和思考民族文化的一个圣地,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心灵家园,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,树立民族自信。”
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,那时的儒家也不过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,而时至今日,儒家得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,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而来。
曾有史学家对“百家”进行过分类,**个尝试分类的人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的**一篇中引用了司马谈的一篇文章,题为《论六家要旨》,这篇文章把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划分为六个主要学派。其中之一就是儒家。
《史记》
“夫儒者以六蓺为法。六蓺经传以千万数,累世不能通其学,当年不能究其礼,故曰‘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’。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,序夫妇长幼之别,虽百家弗能易也。”
从东汉史学家班固编写《汉书·艺文志》中可以看出,西汉史学家刘歆也曾尝试进行分类。刘歆将“百家”分为十个主要派别,即“十家”。其中有六家与司马谈列举的相同,儒家仍在其中。
《艺文志》
“儒家者流,盖出于司徒之官。助人君,顺阴阳,明教化者也。游文于六经之中,留意于仁义之际。袓述尧、舜,宪章文、武,宗师仲尼,以重其言,于道最为高。孔子曰:‘如有所誉,其有所试。’唐、虞之隆,殷、周之盛,仲尼之业,己试之效者也。”
先贤试图从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寻求各家的起源,这无疑代表着一种正确的观点和思路,虽然有些内容在今天看来并不严谨、完整,但作为史学研究的经典文献,依然值得我们不断了解和研读。
但基于当代史学研究的**成果,我们要以新的、辩证的角度重新看待历史。当代**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《中国哲学简史》一书中对各家的起源作出了如下解释:“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,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,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,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,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,法家者流盖出于法术之士。”
01.
孔子: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
说到儒家,必先从孔子开始。
“孔子贫且贱。及长,尝为季氏史,料量平;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。由是为司空。已而去鲁,斥乎齐,逐乎宋、卫,困于陈、蔡之间,于是反鲁。”
孔子一生都生活在社会、政治大动乱的年代,他竭尽全力想改革社会现状,实现政治理想。从《史记》的《孔子世家》中,我们得以知道孔子年轻时很穷,五十岁时进入鲁国“政府”,后来做了高官,而一场“政治阴谋”迫使他背井离乡。在此后十三年里,孔子周游列国,总希望能找到机会实现他的“改革梦”。
孔子在周游列国时,有大批学生跟随。他也是中国历史上**个以私人教师身份,教了大量学生的人。虽然从历史上说,他当初不过是名“普通教师”,但按照传统说法,他有几千名学生,其中有几十人成为当时**的思想家和学者,比如清淡饮食身在陋巷但**都快乐的颜回、高大威猛总希望得到孔子夸奖的子路、一心想走基层务农路线反被孔子骂为“小人”的樊迟……因此后世有人称他为“至圣先师”,也不无道理。
顺便说一句,当下火热的“知识付费”,孔老先生也很看好哦!
子曰:“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。”
【译】孔子说:“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,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。”
孔子像苏格拉底一样,逢人必谈。虽然他的**努力都是枉费,但在他看来,“道之将行也与?命也。道之将废也与?命也。” 我们能够做的,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,而不计成败。这样做,就是 “知命”。要做儒家所说的“君子”,“知命”是一个很重要的必要条件。正如《论语》中记载: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。”
毕竟,**的时光,是在讲学的路上;**的旅行,是“知命”。
02.
孟子、荀子与恶的距离
孔子对一众弟子讲了很多治世治学之道,但学生们表示,“道理都懂,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”因为没有解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。而孟子,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。并且在回答的过程中,孟子建立了“人性本善”说。
人性是善还是恶的?或者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?这向来是中国哲学领域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。孟子虽认为人性本善,但每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是圣人。他认为,人性内有善、恶两种成分,当然也存在其他成分,其本身无所谓善恶,但若不加以控制,就会通向恶。
孟子曰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……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犹其有四体也。……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扩而充之矣。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”
【译】孟子说:“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。……同情心是仁的开端,羞耻心是义的开端,谦让心是礼的开端,是非心是智的开端。人有这四种开端,就像他有四肢一样。……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,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,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,泉水刚刚涌出一样,不可遏止。如果能扩充它们,就足以安定天下;如果不扩充它们,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。”
孟子认为,人的本性中都有“四端”,若充分扩充就可以变成四种“常德”,即儒家强调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,这些“德”,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,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。有如种子自己长成树,蓓蕾自己长成花。那为什么人应当让“四端”充分扩充,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?孟子回答,人之所以异于禽兽,就在于有此“四端”,所以应当充分发展它们,因为只有通过发展“四端”,人才真正成为“人”。
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——荀子,他的思想恨不得与孟子“正面刚”。
荀子最**的是他的“性恶说”,这与孟子的“性善说”**相反,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,然而并非如此。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,他认为人性必须加以教养,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善的,所谓 “人之性,恶,其善者,伪也”,其中,“伪”正为“人为”之义。
又如孟子所说,“仁、义、礼、智”这四端本是天生的,只要予以充分发展,人就能成为圣人。但荀子认为,人不仅生来毫无“善端”,相反的,倒是具有实际的“恶端”。在《性恶》篇中,荀子企图证明人生来就有求利、求乐的欲望。
尽管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恰好相反,可是他也同意人人都能够成为圣人。孟子说,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,是因为人性本善;而荀子言,“涂之人可以为禹”,则是因为人充满智慧。
03.
仇人之子,救不救?
“如何成为圣人”,是新儒家的主要问题之一。
周敦颐的回答是“主静”,进一步说,“主静”就是“无欲”的状态。所谓“无欲则静虚动直。静虚则明,明则通。动直则公,公则溥。”
【译】没有欲望就能做到静虚动直。静虚就能把事情看得清楚,把事情看清楚了就能做到通达。通达就能把事情办得公正,把事情办公正了就会博大。
用一个新儒家常常引用的例子来说明:
“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,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,非恶其声而然也。”
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【译】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,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。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,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,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。
按照新儒家的说法,孟子在这里所描述的是任何人在这种场合的自然而发的反应,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,因此会产生去救孺子的冲动,这种直觉促成的行动就是周敦颐所说的“动直”。可是如果这个人不按照他的“**冲动”来行事,而是停下来想一想,如果这孩子是仇人的孩子,那还救不救他?这就是受到了“第二私念“所驱使,丧失了静虚状态下的动直反应,此非圣人之为。
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古代哲学被历代先贤发扬传承,如今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。从最基本的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到“见利思义,见危授命”;从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,到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。除此之外,儒学还拓展、影响、延伸出其他学说的**思想,共同缔造了今天的中华民族。
但在今天追热点、刷流量、粉爱豆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是否还存有如先贤般的执着,不断保持对人生与理想的追问和思考?同时,那些曾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闪耀的哲学之光,是否终有一天将会被人遗忘?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