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13319170325

您好!欢迎访问文艺之窗网!

收藏本站 | 设为首页

文艺在线征集
搜索

非遗方志

即将消失的老行当:窑匠

时间:2018-05-29 23:59:32作者:张继梅

即将消失的老行当:窑匠

张继梅 

随瓦逐渐消失的,还有被人们淡忘的窑匠

小时常听爷爷提起,我们家有一个远房亲戚是位窑匠,去世很早,我是没见过,更没见过他做瓦烧瓦。做瓦烧瓦,是听几个老人讲的。

 窑匠,在我们这一片专指做瓦烧瓦的,有的地方烧瓷器或陶器,也称作窑匠。小时在农村,以瓦房居多,所以窑匠是个很吃香的行业。

窑匠做瓦,一般年后请人择一个好日子。先选好窑址,再搭建一个大大的茅草窑棚,用来放瓦坯。有的窑匠是附近人,一般白天干活,晚上回家。有的窑匠较远,吃住在主人家。主人尽家中**的招待着,白天干活时,上午下午中间还“过段”(做好吃的送到窑棚里),窑匠吃后,精气神足,干活更使劲。

窑棚建好后,窑匠和主人都去窑田里挖粘土,挖足够多的粘土,挑来七八十担水,倒在泥土里,直到泥土湿透,用锄头和铁锹反复和泥,再牵来牛在上面反复踩和,使泥和熟和透,如面团般。这个工序是非常消耗体力的,又累又脏,光着膀子,大汗淋漓,整个人成了泥人,女人是干不了,所以窑匠大多为男人。 

之后,窑匠把这些熟泥用泥弓(一个绷着钢丝的弯弓)切成大块,约四五十斤重,指挥壮劳力一一搬进窑棚,整齐码好,以免在外晒干。熟泥搬进后,就开始做瓦。先做成泥垛,泥垛约六寸宽,一米高,俗称“打泥墙”。

之后用泥弓锯成约一公分半厚的泥片,把泥片围在瓦筒上,窑匠一手转动立于坚轴上的瓦筒,一手持从旁边盆中取出半圆形瓦刀,把瓦的泥面细细抹光滑,一桶瓦坯就做好了。之后,提到外面撒有细沙的平地晾晒,打开瓦桶取出模具。不一会儿,场地上就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“泥瓦桶”,在阳光的照耀下,个个有了生命气息。如果你此时到来,可以免费参观一下现代版“兵马俑”。 

待这些“泥瓦桶”晒得差不多,拍开后就成了四片瓦,非常神奇。整个拍开后,码好,择日烧瓦。 

烧瓦得先挖窑,窑一般靠山边,便于挖掘,以防坍塌。窑一般为圆柱形坑,坑中被窑匠分为两层,下层烧火,上层放瓦坯。窑口不大,容一成人能钻进去,便于不时添柴。长大后,我走在上学的路上,见过废弃的炭窑,往里一看,里面有一条大菜花蛇,吓得我赶紧跑开。 

待窑建好后,窑匠就着手烧瓦,他将瓦坯稀密有致地装进窑里,然后开始点火烧窑。一般由窑匠指挥,主人挑来柴禾烧窑,几捆柴禾可不够,一般得七八十捆,烧上两天两夜。窑匠在上面观望火候,烧到窑面上冒出火苗,再烧半个小时,窑中瓦坯**变红即可。熄火之后,适时覆土,灌水,让烟把瓦熏成灰色。灌多少水,就看窑匠的本事了。出窑后,瓦呈青灰色,用手敲打,声音洪亮,说明瓦烧得不错,浅灰色次之,淡红色不成功。 

我国早在西周前期就开始使用瓦,也开始有了窑匠这个行业。当时瓦的数量较少,仅用于屋脊,天沟和屋脊部分。到西周中晚期,瓦的数量增多,在屋顶**铺瓦,瓦的质量也有所提高,并且出现了半瓦当。 

春秋时期,瓦被普遍使用,出现了大量的板瓦,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。

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,俗称“瓦头”,也就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,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,全瓦当为圆形,半瓦当为半弧形。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,字体行云流水,极富变化,有云头纹、几何形纹、饕餮纹、文字纹、动物纹等等,为精致的艺术品,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。

到了秦汉时期形成了独立的制陶业,制瓦业,窑匠们在工艺上了作了许多改进。如改用瓦榫头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,取代瓦钉和瓦鼻。西汉时期工艺上又取得明显的进步,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,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,瓦的质量也有较大提高,出现了**的“秦砖汉瓦”。之后,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,成了乡村的标志之一,大量用于人们的建房中。无论是皇室豪华的宫殿,还是乡间普通的民居,屋顶都由不同的瓦铺之,既结实耐用,又美观大方。

现如今,人们都盖上了楼房,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随之消失的,还有早被人们淡忘的窑匠。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
中国文联网 中国文艺在线 中国文艺界 西部文学网 中国方志网 国学网

总编:张康德,编辑:月人,山花,出版人:秦Ill。

联系我们

联系地址: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卧龙寺街道公安交警行政中心便民服务大厅

联系电话:13319170325

联系QQ : 276696075

联系邮箱:kd1963@126.com


扫一扫

Copyright © 2017 陕西梯北书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文艺出版社官网——文艺之窗网 All Right Reserved.陕ICP备20010515号-2   技术支持:北京蓝海基业